桑黄产业的兴起有两项优势:东西够好、时机最佳。桑黄保健功效不亚于樟芝,且应用更广泛,药性温和、安全。未来的产业规模如果大于樟芝、灵芝,也是极有可能的。
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吴声华,在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上谈到。桑黄这一古老的药用菌,自2018年起开始升温,在东北地区、华东地区、安徽大别山地区迅猛发展。
被誉为“森林黄金” 独特的药用价值受关注桑黄最早以“桑耳”之名出现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上,《本草纲目》《药性论》《药性论》《新修本草》《圣惠方》等等三十多部中医古籍中均有记载,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。古时,桑黄被称作“灵丹妙药”,如今被誉为“森林黄金”。
目前中国已知桑黄野外分布点主要在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浙江、湖北、山东、吉林等地,其桑黄孔菌属已知有14种。现代医学研究统计,桑黄的药理学功能有20多种,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、黄酮、三萜和酚类物质等。1968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研究所到1990年代韩国开发桑黄为癌症辅助药物,多项实验结果也证明其有抗癌作用。在边应用边探索的进程中,桑黄已然成为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效果显著的药用真菌之一,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6.7%,对人体无毒无害,长期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。
从目前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看,桑黄无疑是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产业。我国配备有桑黄菌种研发团队的企业有二十余家,安徽、湖北、浙江、吉林、陕西、山东、山西、江苏、四川、辽宁、黑龙江、江西、海南13个省实现规模化栽培。
市场潜力巨大 产业政策逐渐利好2020年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正式定义“桑黄”为中药名;1月,安徽省桑黄炮制规范公布,随后浙江、吉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、江苏、辽宁7个省陆续出台桑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。自2019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的一年多以来,全国各桑黄产区从业者互动紧密,积极探索桑黄申请当地中药饮片炮制规范,大力推动桑黄通过中药饮片进行市场销售,并开发出市场需要的桑黄茶等多种商品。2020年我国桑黄总产量预估近百吨,专家认为随着市场准入逐渐明朗,市场反应愈发良好,对桑黄药理药效的研究不断深入,2021年桑黄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。桑芝园为保证桑黄原材料的道地有效,在长白山地区建设了高标准桑黄生产基地,公司主要产品为以桑黄为主要有效物质的免疫肿瘤类调理应用食品,并取得了全系列的桑黄食品批号。桑芝园现已开发出适合不同人群的系列桑黄产品,包括桑黄系列茶、桑黄系列固体饮料、桑黄系列压片糖果、桑黄系列饮品等。